首页

中国女王圣水黄金

时间:2025-05-23 10:09:56 作者:美国西雅图北部海域一船只沉没 3人失踪 浏览量:24720

  来源:国是直通车

  中国一季度金融数据12日出炉。

  货币供应量、新增人民币贷款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均保持稳定增长。值得注意的是,广义货币(M2)总量突破300万亿元人民币,这意味着什么?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货币政策新要求是否达成?

    01

  实现货币政策新要求

  “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”,是中央高层对今年货币政策的新提法。

  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,2024年3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04.8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0.32万亿元,同比增长8.7%,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5%左右的经济增长和CPI涨幅3%左右,简单计算可知,无论是最新的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确实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

  如此来看,社会融资规模保持相对高位,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、质效提升,而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M2从应对疫情的高增长状态适度回落,合理也正常,创造货币的行为在向着更加稳健、均衡、可持续的轨道靠拢。

  02

  M2破300万亿有啥影响?

  值得关注的是,3月末,中国M2余额已升至304.8万亿元,有观点认为这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充分有力。

  接近央行人士称,这与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融资结构、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一定关系。巨额的存量资源掌握在企业和居民手上,为促进投资、消费和整个宏观经济恢复向好奠定了基础。

  “能把300万亿的存量盘活用起来就是很好的。”上述人士称,要看到,金融总量规模确实已经不小,随着经济恢复加快、结构转型升级、新动能进一步培育,存量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会显著提升,有利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。

  此外,在当前M2破300万亿元的背景下,大力发展直接融资,更有助于针对性满足不同特点的融资需求、缩短融资链条、提升融资效率、优化融资结构。中国央行大力推动银行发展柜台债券业务,预计未来随着企业和居民直接买债增加,直接融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
 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称,未来债券融资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,企业债券发行有可能继续放量。腾挪出来的银行信贷规模,则可用于满足企业和居民的其他资金需求。

    03

  关注新增信贷的投向与价格

  看信贷数据,3月末,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7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9.6%,比上月低0.5个百分点,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、金融机构信贷均衡投放等因素影响。一季度累计新增贷款9.46万亿元,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。

  整体而言,贷款总量稳定增长、均衡投放,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投向与价格。

  先看价格,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从央行了解到,3月份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75%,比上月低1个基点,比上年同期低22个基点;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.71%,比上月低15个基点,比上年同期低46个基点,均处于历史低位。

  主要国有大型银行的相关数据更显示出,考虑到从紧配置的一些领域利率相对较高,实际上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利率下行更多。

  再看投向,大行的数据也透露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、普惠小微贷款、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大体保持在20%至30%,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,金融资源对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、促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正在加速见效。此外,民营企业贷款继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,当前获得贷款支持的科创企业中九成多都是私人控股企业。

  机构普遍认为,以往房地产、融资平台企业占用资金资源较多的情况会得到改变,企业融资环境总体明显改善。有研究表明,信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已发生变化,并非是贷款越多,经济就增长越快,融资环境松紧适度、信贷结构优化、节奏平稳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英国公布“飞行未来”行动计划

在近日举办的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幸福唱中国·香港维港千人交响大合唱” 等活动上,各界人士以歌舞为媒,唱颂辉煌成就、展望光辉未来。

贵州“村超”迎来香港明星足球队

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表示,龙文化节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,也是当地多元文化的年度盛事。期待该活动越办越好,帮助当地民众更多了解中国,推动中加民间交流更上层楼。

国内矿藏价值万亿,马来西亚向中国寻求稀土合作

开局经济运行怎么样?中国产能过剩了吗?近日,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详解经济热点,围绕宏观经济形势、投资情况、产能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回应。

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

北京4月19日电 开罗消息:据埃及《金字塔报》报道,当地时间18日,埃及政府同意建立一个制造、维护和出口游艇及海事设备的自由区。

发言人指出,该案自审理以来,一些境外势力及其佑护下的乱港分子不断通过滋扰中伤污点证人、威胁制裁特区法官检控官、肆意抹黑香港法治等卑劣手段,干扰特区司法机关独立审判。正义判决之际,美国等少数国家气急败坏,惯用干预制裁之伎俩,无限泛化滥用国家安全概念,妄加污蔑抹黑香港国安法治,公然包庇美化犯罪分子,乱港遏华的险恶图谋昭然若揭。肆无忌惮的政治表演充分证明,一次次无端施压都注定无功而返,一而再威逼恫吓从未动摇特区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意志决心,那些寄望采取霸凌行径阻挠香港国安法有效实施、借机唱衰香港法治和发展前景的拙劣手段,只能激发特区执法司法团队和社会各界愈来愈无惧无畏,更加凝聚团结,众志成城捍卫来之不易的国安家好稳定局面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